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中国教育报】焦素娥:打通知识与能力的壁垒

时间:2017-05-05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阅读:

在传媒业态迅速变化的当下,高校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太阳集团tyc4633应探索一种特色实践教学制度,打通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壁垒。

结课汇报制度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

在顶层设计上,高校传媒专业可以根据新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把传媒艺术专业看成一个系统的、联系的、富有一定艺术个性的体系来进行整体建构,全面调整和完善传媒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突破以往从理论到理论的单线思维和平面教学模式,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与对接,使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专业课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连贯协调,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推行“目标作品创作+仿真实战训练+项目型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与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理论教学、艺术实践、作品创作三者相互融合、自然渗透的非线性链接和多极化教学思路,探索出一条新颖独特的艺术教育新思路和新途径。

具体而言,结课汇报制度和项目型实践教学制度可以作为特色实践教学制度的两大支撑点。

在结课汇报制度建立上,高校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鼓励任课教师以结课汇报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的考核总结,用作品质量来展现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既重视考查学生课堂学习与实践表现情况,也重视考查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

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互补、集中授课和分组授课,通过相互协作、目标设置和阶段考核彼此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的示范性、针对性,同时促使学生树立起明确的作品创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作品创作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项目型实践教学制度让教学更贴近实战

与结课汇报制度不同,项目型实践教学制度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专业课程立项制”,运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管理。首先,高校可以采取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组织所有任课教师设置阶段性目标任务,并拟订具体的专业实践活动主题与方案,然后由学院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活动的意义、专业实践价值、可行性等进行讨论、研究及立项,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这种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价机制,不仅可以让教师们的专业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战性,很好地凸显出应用导向,同时也极大地调动和鼓舞学生们专业学习和作品创作的热情,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切实彰显和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例如信阳师范学院一年一届的“大学生电影节”就是结合“短片拍摄”“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影视导演基础”等课程的专业实践项目。

第二种是“特色项目立项制”,由专业负责人论证申报“特色项目”,然后再根据项目类型、性质、要求等与具体的专业实践课程相互挂靠结合,由任课教师结合所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组织实施。如“信阳民俗生态文化创意与开发”作为特色项目立项,以纪录片、微电影、动画、漫画、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信阳民间文化和民俗生态,是对地方民俗生态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对于推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016年,学生创作的纪录片《十岁的夏天》获得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纪录单元“最佳剪辑奖”。

课外实践改革成为学生走出校园的“练兵场”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主要指学生自主自发开展的各类专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实习实训活动等。为了提升学生课外活动的品位、内涵和层次,充分发挥第二、第三课堂在大学生思想引领、文化熏陶、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通专业界限,跨专业合作,打造“大传媒概念”的创作模式,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路径以及新媒体时代文化产品开发与创新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校一方面加大专业学习团队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立足专业特色,积极寻求突破口,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打造创新创业团队。在专业团队方面,根据传媒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组建不同的专业创作团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找到专业学习的方向,营造了人人有团队、队队有目标、个个出成果的创作风气和良好氛围。

在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整合现有分散的创业力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在此基础上,学校把专业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构筑专业实践活动基地,以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形式将地方媒体、企业等引进学校,共同建立广播电视栏目生产线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内专业实践平台等。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根据传媒艺术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按照目标作品创作制度,把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例如,经典作品改编系列有《暗恋桃花源》等;大别山红色题材舞台剧创作有《大别山之歌》等,从剧本创作、舞美设计、舞台表演到新媒体推送和市场推广等,全部由学生集体完成,将专业理论学习与舞台艺术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创作水平。

来源: 《中国教育报》